查看原文
其他

真问真答:为什么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|大象公会

2016-10-27 赵新宇 大象公会

这应该是真问真答栏目最频繁收到的一个问题了吧,其实从“东西”一词开始广泛使用以来,就不断有人在提这个问题。最有名的提问者是明朝崇祯皇帝,他让太监去问词臣:“今市肆交易止言买东西而不及南北货,何也?”词臣答不上来。


从明朝开始,也不断有人在试图解答这个问题,答案千奇百怪,大多属于缺乏根据的抖机灵。比如对崇祯皇帝那个提问,辅臣周延儒就拿五行来回答说,“南方火北方水”,是不能交易的东西,因而只说买东西,不说买南北,崇祯听了以为很有道理。但这个解释其实经不起推敲:在“东西”指代物品以前,人们都是用“物”、“物事”的,就算他的说法排除了“南北”,也解释不了“东西”如何被赋予物品之意。


电视剧《江山风雨情》里的周延儒,《明史》将其列为奸臣


真想靠谱的回答这个问题,还得挖掘历史文献里出现的“东西”一词,看它在不表具体方位时,到底有过哪些意思,经历了怎样的演变。遗憾的是,它在早期文献中孤立出现时常被人误解,以为这就是物品之意,等到与更多资料对比过,后来的学者才发现那是错的。换言之,我们下面所讲也只能是目前较靠谱的解释,今后也有被新发现文献推翻的可能。


比如 1980 年修订本《辞源》、《汉语大词典》把《唐会要》中一句“所在逃户见在桑田屋宇等,多是暂时东西,便被邻人与所由等计会”里的“东西”解作物品,然而田地房屋应为固定资产,怎么会是“暂时东西”呢?之后的研究者发现,“东西”在中古有离开、外出之意,这里解为逃户暂时流亡,方符合逻辑。


关于“东西”,还有一则有趣典故,南齐书记载,王嶷对皇帝说:“古来说寿比南山或万岁,都是虚的,我愿陛下长命百岁就好了。”皇帝回答:“百岁也得不到啊,我想‘东西一百’就很满足了。”《通雅》把这说成是“东西”表物品的起源,过去的《辞源》也照搬此说,但实际上“东西一百”原是地域上的概念,“八十为百,名曰东钱……七十为百,名曰西钱”,皇帝的意思是他活七八十岁就很满足了


根据语言学家郑张尚芳的考证,“东西”指什物,元代既已常用,其初步应用是在宋代。那么问题就是,“东西”在宋以前原本指代什么?是怎样向物品之意演变?


“东西”连用最早是泛指方位,如东汉王充所言“有痴狂之疾……不晓东西”,为分不清方向的意思。它被用作动词,有任意走动之意,如三国时《菩萨本缘经》中“如海无主船,随风而东西”。


这以后的一种词义演变是争议不大的,即上面说到的离开、外出之意,其使用也不算少,从唐代杜甫《无家别》诗中的“我里百余家,世乱各东西”,到宋代苏轼《南乡子·双荔支》里“苦恨人人分拆破,东西,怎得成双似旧时”都有出现。但外出、漂离的“东西”,要变成表示物品的“东西”,实在很难找到逻辑关系。


唐宋时,“东西”另有一种奇怪的意思——它是一种酒杯的名称。有人把这一用法与现代的“东西”联系在一起,说是“东西”先成了酒杯或酒的代称,继而越发普遍指代各种器物。但杨琳考察发现,“东西”这种酒杯名字的由来在北宋吕大临《考古图》里被明确解释过,就是横向长的玉杯,所以称“玉东西”,并非所有酒杯都可冠以此名。


吕大临《考古图》里的“玉东西”配图


至于表方位的“东西”如何变成物品的通称,南开大学的杨琳从文献出发,提出一种解释:表物品的“东西”是泛指方位“东西”的另一路径演变。因为辨识方位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,先秦两汉时就开始用“不知东西”来形容处于蛮荒阶段的族群、刚出生的小孩或精神智力失常的人。


这种用法讲多了,就容易把“东西”和“简单的事情”划上等号,如韩愈《南内朝贺归呈同官》诗云:“问之朝廷事,略不知东西”,敦煌文献《父母恩重经讲经文》:“谁知渐识会东西,时把父娘生毁辱”。


有“简单事情”用法后,便容易发展为泛指一切事物之意,敦煌文献中有“不许异语东西”、“不许道说东西”之类说法都是此意,到南宋、金代变得常见,这时,要用“东西”指代物品,便没有那么突兀了。


“东西”源于唐宋都市的“东市西市”说因为逻辑合理,也得到了一些学者支持。唐代长安“东市西市”虽然最为典型,与日用什物的关系却并不明显,而宋代这类材料很丰富,有“东行买贱,西行买贵”说,有“东菜西水”说,因而与“东西”表物品之意在宋代开始应用的时间点也刚好契合


至于“南北”,其实也有过泛指方位的用法,《虚堂和尚语录》中还有“不辨南北”一语。但它最终没有发生这样的演变,是因为语言变化需要一个重要条件,那就是要有较高的使用频率,使用频率越高,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越大。“南北”泛指方位的几率远小于“东西”,它还没到词义转换的时机,表示物品的“东西”就已经成为人们口头的习惯了。



▼ 点击阅读原文,向大象公会提问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